四川驚雷科技股份公司向產業鏈上游進軍,瞄準頁巖氣,開發出具備高抗腐蝕性能的雙金屬復合管,填補了國內空白。驚雷制造吸引了業界的普遍關注,該公司與西南石油學院產學研合作也步入了“蜜月期”。
日前,據該公司副董事長邵光滏介紹,中試產品經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企業使用后深受好評,認為其質量不低于國外產品,而價格卻不到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美國動態材料公司(DMC)高級副總裁約翰·班克也贊揚道:“目前,世界上金屬復合管的年生產能力有10萬噸左右,主要是日本、歐洲,日本較大,德國也在做。你們這個方向是對的,市場有強大需求?!?/p>
企校聯姻 共建博士后工作基地
孔雀西南飛,山鄉鳳還巢。4月20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學--四川驚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基地在西南腹地的山鄉—宜賓縣孔灘鎮旁的驚雷公司揭牌。西南石油大學副校長劉清友,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學院黨委書記湯富榮,四川省經信委重大裝備與機械處處長鐘開華,宜賓市、縣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驚雷科技公司副董事長邵光滏主持。
劉清友代表西南石油大學指出,博士后工作基地的建立,使校企雙方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合作平臺,進一步拓寬了合作領域,學校一定按照國家博士后管理有關規定,認真做好進站博士后的人選確定、開題論證、中期考核和出站考評等工作,努力實現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標。
王典燦代表驚雷科技公司表示,將逐步落實博士后工作基地的各項任務,不斷引進高水平人才到基地工作,力爭多產出高水平、高顯示度的研究成果。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在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校企雙方在宜賓市開展深入合作,積極為雙方合作創造便利條件,努力促成工作站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最終實現三方共贏。
據悉,西南石油大學-四川驚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基地的主要運作方式是學校派遣博士后進基地開展課題研究,博士后在校企雙方合作導師的指導下,依托學校的學科優勢和科研實力,結合驚雷科技公司科技攻關的需要,立項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該工作基地為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博士后、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搭建了又一個新的平臺。
科技轉化 聯手打造陸洋公司
7月7日,由驚雷公司與西南石油大學共同組建了四川陸洋油氣裝備研發設計有限公司。成立大會上,驚雷公司副總經理、陸洋公司總經理顏軍通報了陸洋公司的籌建情況。王典燦董事長就當前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的大形勢與驚雷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方向,深刻詮釋了組建陸洋公司的重大意義和企業使命。
劉清友副校長指出,深化企校合作是適應時代發展與市場的需要,陸洋公司的正式成立為企校雙方資源共享,進一步落實產學研合作搭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是高校的人力、科研資源與企業緊密結合的一種有益嘗試。下一步將逐步落實陸洋公司的各項任務,依托雙方的優勢所在,在現有基礎上結合我國油氣裝備的發展需求力爭多產出高水平、高顯示度的研發成果。并通過科技成果的轉化助推企業的長效發展,也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
據了解,四川驚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和壓力容器設計、制造的國內知名企業。生產規模分別為:金屬復合材料9萬噸/年以上,壓力容器制造3萬噸/年以上,制造和安裝復合管及管件、封頭、三維肋管、波紋管及節能高效換熱器設備2萬噸/年以上。
驚雷科技得到省市縣的大力支持。四川省人大常委會深入該公司調研,省知識產權局黃烽局長到該公司調研后,商標權、專利權質押融資在宜賓首開先河。宜賓市委書記王銘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振華,市委常委、副市長杜紫平,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周宇,市委常委、副市長于濱,副市長曾勇和宜賓縣有關領導又先后深入到驚雷科技公司調研。7月11日,宜賓市還組織各類表彰、獎勵、補助的企業,創新驅動典型企業,“六大基地”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驚雷參觀考察,支持企業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進一步做大做強,讓宜賓制造替代進口,返銷海外。
據悉,從當初20萬元起家,到現在年產值已突破30億元的民營企業,驚雷科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金屬復合材料生產廠家,每年研發的新產品、新工藝都有數十項,產品出口歐美等近十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金屬復合材料年產量居全球第一。